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预防艾滋病

    信息来源:分院团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4-12-01

    1988 年 1 月,世界卫生组织将 12 月 1 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艾滋病问题,给予感染者和病人理解关怀。并号召全球各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治宣传活动。

    0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HIV-1型和HIV-2型,其中HIV-1型在中国居主导地位。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主要高危人群包括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

    02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

    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2)母婴传播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03艾滋病预防方法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