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正文

    交通运输分院建设成果简介

    信息来源:分院教学管理部门 发布日期:2024-09-13

    交通运输分院建设成果简介

    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交通运输分院历经三年多的精心建设,如今已硕果累累,展现出成熟的专业魅力。目前,分院拥有9个教学班级,并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实习合作关系,整体发展态势欣欣向荣。

    一、卓越教学团队,引领教学前沿

    分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其中省市级名师共4人。教师们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专业论文,并主持、参与了1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赵德世老师的研究成果《汽车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在北大核心杂志《锻压技术》上发表,为行业技术革新贡献了智慧。此外,分院注重信息化教学,4名教师在辽宁省第二十七届、第二十八届信息化比赛中分获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两项。分院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马林老师的《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荣获省“课程思政案例”三等奖。

    二、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质量

    分院秉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分院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能够胜任汽车机电维修、质量检验、业务接待、营销服务等岗位。目前,汽车20级、21级毕业生已实现100%就业。

    图1: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递进式培养模式,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分院采用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认知实习、学校专项训练、岗位实践等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如刘柏洲在北京爱车壹佰连锁店担任技术总监助理,月薪过万;张津铭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已晋升为售后工程师,月薪8000+。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分院递进式培养模式的成效。

    图2: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图3:理实一体化授课

    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分院积极深化校企合作,目前是德国博世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试点项目首批培育建设单位,“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鞍山经开区汽车流通协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分院聘请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走进课堂传授技能,并将天强汽修集团引进校园,成功打造“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双主体”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图4:“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证书

    图5:合作企业“能工巧匠”

    五、对接岗位职业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能力培养

    分院根据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与企业联合开发的实训任务工单使学生能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这种对接岗位职业的课程体系确保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大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分院学生屡获佳绩,体现了其专业技能的扎实程度。

    图6:二十一届辽宁省汽车营销赛项技能大赛

    图7:分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

    上一条: 促就业 出实招